历史上知名的门阀大族

来源: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:作业帮 时间:2024/04/27 20:26:55
历史上知名的门阀大族

历史上知名的门阀大族
历史上知名的门阀大族

历史上知名的门阀大族
门阀,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,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,又称门第、衣冠、世族、士族、势族、世家、巨室等.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,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,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,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.直到唐代,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.
  由于论者所持角度互异,史书对这种特殊阶级的称谓颇不一致.例如:指家门贵盛者,称为“高门”、“门第”;强调世代做官者,称“士族”、“世家”.至于“世族”一词,兼指政治、社会、文化地位而言,意含较广.直至现代,门阀等词汇,仍被用作对有名、有钱、有权有势之家族的别称.
  典故
  “第”,指直接面向大街开的院门,这是古代身份地位高尚的标志.门第指家族背景、地位贵贱.
  而阀阅一词则最早见于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“古者人臣功有五品,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,以言曰劳,用力曰功,明其等曰伐,积日曰阅”.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,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,左边的叫“阀”,右边的叫“阅”.阀阅指家族功绩、官历等.
  这些身份地高位显的功臣,其权势往往不止一代,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在这种庇荫之下,通过各种途径,担任朝廷的要职,形成家族、姓氏势力.于是,人们称呼这样的家族为门阀.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,明文规定了门阀所享有的特权,这就成为了门阀制度.
  世族和贵族的定义和标准有分别的,虽然有重复之处,但贵族是以正式的爵位等头衔固定,由国家政权所册立的,可以因为政权迭更或受封者犯罪或不得势而被褫夺,而且有些贵族的定义,只限于受勋者本人(如终身贵族),所以不能以某个人是贵族家庭出身,本人就自动成为贵族.
  而世族是社会上以人物的背景而接受和承认,故在君主制中,一些王朝败亡后,旧有的王室和贵族只要没有被屠杀殆尽,并未被新政权册封,但受到民众的尊敬且不须隐姓埋名的话,便可以视为非贵族的世族,而在共和政体中连续超过一代掌握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实权的家族也常被视为世族.所以世族的繁盛与否,有时会被视为一个地方公民社会的发达程度指标.
  虽然世界史上各国各地都有世族,为免本条目过分复杂,以下专指中国历史上的世族发展,外国的世族则涉及该国本身的历史与文化,可参见各国本身的历史.
  门阀的发展
  先秦时已有所谓的巨室,也就是公卿之家,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为政不难,不得罪于巨室.”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随周武王或周公东征的贵胄,王室世袭,子孙继承余荫,世世接替,“内姓选于亲,外姓选于旧,举不失德,赏不失势”[1].
  汉代
  世族阶级的形成,最早可追溯至汉代.
 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,无论是朝廷的征辟,或是郡国的察举,大多以赡富经学者为上选;但由于经学教授不易,经学大师常将其独特见解传与子弟,经由历代传授,累世经学往往造成累世公卿,世族的雏形已逐渐浮现.
  门阀观念于东汉时期萌芽,公家以经学取士,学者皆以经学传授子孙,以便入朝为官,随着经学这门学问代代相传,也逐渐形成了名门望族,如汝南袁氏的袁绍袁术兄弟,两人祖先四代中,竟有六人位居三公职位.
  东汉末期,战争不断,许多豪强、士绅家族,也逐渐崛起,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势力,也是门阀的来源之一.
  董卓之乱后,拥兵自重的州郡脱离朝廷中央独立,士族豪强亦纷纷聚众起事自保,形成地方上的割据势力,甚至自命为“诸侯”.
  三国
  董卓乱后,地方割据.虽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,与唯才是举的政略需要,曾试图大大削弱门第的影响力,不以人才的出身决定其职务;但曹操之子曹丕继位后,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议,反而大大加强了士族对于官职的垄断.而东吴之所以能够与曹魏长期抗衡,亦与获得江东地区的世族的合作有关.相反蜀汉政权由于长期得不到巴蜀地区士族的支持,后期出现人才匮乏,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.
  汉末以来的社会动荡,使人才流徙,无法进行察举,所以曹丕采用陈群等的建议,创制九品中正制(又称九品官人法),以选拔官吏,扩大政权基础.其办法是,在朝廷选择贤能与有识鉴的官员,担任其本及州、郡的中正官,由中正官负责查访散居各地的同籍贯的人事.
  中正官是依据是人的谱牒家世、德性、才能评定人才优劣,定为九品,据以作任官的标准.九品中政治初行时,尚能秉持曹操用人“唯才是举”的原则,不分门第高卑.但逐渐因中正官多由高门子弟担任,他们在评选时不免偏私,所以制度到后来,中正官被门阀把持,只推选门阀子弟,加速世族阶级发展,造成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世族”的现象,遂形成严格的姓氏等级制度,许多名家大族因而产生.
  晋朝
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田余庆论述:所谓门阀政治,“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治,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.它的存在是暂时的;它来自皇权政治,又逐步回归于皇权政治.”“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.”[  
  两晋政权与门阀的结合
  司马懿家族乃世族,故常维护世族之利益.门第愈高,官职愈高.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后,东晋司马氏定鼎金陵,在江南立国时,有赖于世族门阀之支持,更受朝廷之重视.
  永嘉之乱后的世族阶级
  南方世族
  侨姓世族:永嘉之乱后的江南,从华北南迁的士族,多居朝廷要职,势力庞大,他们自视甚高,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标榜,号称侨姓.侨姓当中最显赫者为琅琊王氏、陈郡谢氏、汝南袁氏、兰陵萧氏等. 吴姓世族:自孙吴以来,原先在江南当地的名族,称为吴姓,以吴郡吴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的顾姓、陆姓、朱姓、张姓等门阀(号称“吴四姓”)为首.
  一开始,江南最具权威的是,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,号称江东二豪,甚至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.但后来,周氏、沈氏与东晋官方关系交恶,涉入了政治风波,逐渐被朱姓、张姓、顾姓、陆姓等门阀超过.
  大体来说,吴姓地位被侨姓压抑,略次一等,且两者之间的芥蒂甚深.即使同为侨姓世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.例如:东晋之初,吴郡的人以上国自居,常称南下的北方人为“荒伧”、“伧父”等,意为出于边鄙地区的粗野之人.而刘宋以后,渡江较早的华北人反而以“荒伧”来称呼晚到的华北人.
  梁武帝末年,侯景曾请婚于琅琊王氏、陈郡谢氏两家遭辱而生怨隙,当他南下攻陷建康之后,旋即大肆杀掠门阀士族.江南门阀,在侯景之乱后,已经不再兴盛.
  北方世族
  晋室南迁以后,中原为胡族所统治.
  国姓: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,命令鲜卑人说汉语、改汉姓,以元姓、长孙姓、宇文姓、于姓、陆姓等贵族为首,号称“国姓”,由鲜卑姓贵族,摇身一变为汉姓世族,人称孝文汉化.
  郡姓:留在北方的世族虽然是被征服者,却不愿与改为汉姓的胡族相混.他们为区别胡汉,往往在姓氏前冠以当地郡名,称为“郡姓”,如:太原王氏,即为居于太原郡的王姓世族.
  随着北魏政权的分裂,郡姓又分裂成两支:一支为经东魏到北齐,仍然保持汉代重经学儒术的传统,叫做山东郡姓,以崔、卢、王、郑为大姓.
  另一支是经西魏到北周,再由隋而唐,在宇文氏的以关中文化为本位政策下,渐趋胡化的士族,就是所谓关中郡姓,以韦、裴、柳、薛为大姓.
  宇文泰在西魏,为了与高欢抗衡,在苏绰等人的帮助下,更改西迁关、陇地区的山东士族的籍贯为关内郡望,以府兵制为基础,建立起一个较为胡人化的,兼容鲜卑贵族、汉人豪族的统治集团,也就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.
  纷乱的华北,在唐朝有七姓十家之说,如: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等.
  隋唐
  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,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.由于隋唐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,且山东世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、讲经学之传统,所以依旧享有优越政治及社会地位.
  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摧毁门阀,这些长存数百年的山东世族的社会、经济地位仍十分优越.但是他们对朝代的建立有功劳,所以君主是用温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,将其逐渐排除.
  在隋文帝任内,废除九品官人法,改行科举取士,目的是择取人才,摧毁门阀任官系统.可惜隋朝国祚甚短,到唐初,科举并不发达.
 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当时大臣品位高低订定等级,重新判定《世族志》.结果改定皇族宗室为第一等,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,民间声望最高的山东世族崔氏被降为第三等.
  武后为对抗掌握政权的唐宗室、大臣,在科举制度中提升进士科的地位,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.因进士科难考,而有“五十老明经,六十少进士”的说法,所以进士科逐渐受到重视.
  这意谓著世族在历代所享有的优势,也就是对于经学的优渥学识,随着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流行,受到挑战,而主攻明经科的世族影响逐渐衰微.所以唐代出现了由明经科的李党,也就是山东世族官员,与牛党进士科新锐形成的牛李党争.
  华北门阀,在经过了长期的门第观念影响下,民间仍存有“门当户对”这种不同门第,不互相通婚的风气.例如《新唐书杜兼传》记载,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时,犹感慨地说:“民间脩婚姻,不计官品,而上阀阅,我家两百年天子,顾不及崔、卢耶!”.这种风气一直持续整个唐朝,到了黄巢之乱才因破坏而快速消灭.
  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,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,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,而华北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,世族衰落,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,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.
  和世族发展、限制、没落有关的制度
  九品官人法 占田制 土断 北府兵 均田制 科举 进士科
  世族兴衰的重要历史事件
  五胡乱华 衣冠南渡 肥水之战 孝文汉化 侯景之乱 牛李党争 黄巢之乱
  著名的世族
  七姓十家 北魏四姓 琅琊王氏 陈郡谢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