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

来源: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:作业帮 时间:2024/05/04 18:43:06
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

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
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

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
《两小儿辩日》一文选自《列子·汤问》,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.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,说明宇宙之大,知识之广,上下纵横,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.孔子没有“强不知以为知”,而是本着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的实事求是的态度,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.
辩日启示
宇宙无限,知识无限,学无止境.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.我们要不断学习..认识自然,探求客观事理,要敢于独立思考,大胆质疑.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.“不要强不知以为知”.
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,会有不一样的结果.
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,也许能有所长进.
.知识是不分年龄,不分界限的
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,用道理说明问题.

两个小孩有关太阳问题的辩论。

两个小孩围绕太阳在早上和中午离我们远近的问题展开辩论。

就是两个小孩在争论什么时候的太阳离我们近。一个说中午,因为中午最热,一个说早晨,因为这时的太阳比较大。孔子经过了,两个小孩让他来判断,但他也说不清楚,他认为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。孔子觉得谁说的话对,不在于阅历,年龄和名声,只要有道理,就可以认同。...

全部展开

就是两个小孩在争论什么时候的太阳离我们近。一个说中午,因为中午最热,一个说早晨,因为这时的太阳比较大。孔子经过了,两个小孩让他来判断,但他也说不清楚,他认为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。孔子觉得谁说的话对,不在于阅历,年龄和名声,只要有道理,就可以认同。

收起

《两小儿辩日》一文选自《列子·汤问》,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。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,说明宇宙之大,知识之广,上下纵横,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。孔子没有“强不知以为知”,而是本着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的实事求是的态度,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。...

全部展开

《两小儿辩日》一文选自《列子·汤问》,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。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,说明宇宙之大,知识之广,上下纵横,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。孔子没有“强不知以为知”,而是本着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的实事求是的态度,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。

收起

孔子到东方游学,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,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。 一个小孩儿说:“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,而到中午时离人远。”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,而到中午时离人近。 第一个小孩儿说:“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蓬,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子,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?” 另一个小孩儿说:“太阳刚出来时十分凉爽,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,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...

全部展开

孔子到东方游学,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,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。 一个小孩儿说:“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,而到中午时离人远。”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,而到中午时离人近。 第一个小孩儿说:“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蓬,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子,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?” 另一个小孩儿说:“太阳刚出来时十分凉爽,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,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?” 孔子不能判断他们谁对谁错。

收起

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
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(1),问其故(2)。
一儿曰:“我以(3)日始出时去(4)人近,而日中(5)时远也。”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
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(6),及(7)日中,则(8)如盘盂(9),此不为(10)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(11),及其日中如探汤(12)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
全部展开

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
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(1),问其故(2)。
一儿曰:“我以(3)日始出时去(4)人近,而日中(5)时远也。”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
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(6),及(7)日中,则(8)如盘盂(9),此不为(10)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(11),及其日中如探汤(12)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孔子不能决(13)也。两小儿笑曰:“孰(14)为汝(15)多知乎?”
(1)辩斗:辩论,争论。
(2)故:原因,缘故。
(3)以:以为,认为。
(4)去:离。
(5)日中:中午。
(6)车盖:古时车上的篷盖,像雨伞一样,呈圆形。
(7)及:到了。
(8)则:就。
(9)盂: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。
(10)为:是。
(11)沧沧凉凉:阴阴冷冷,天气凉爽的样子。
(12)探汤:把手伸到热水里去。意思是天气很热。
(13)决:裁决,判断。
(14)孰:谁,哪个。
(15)汝:你。
《两小儿辩日》写作特点:
1、语言简洁,事中见理。
2、善于运用比喻。如写两小儿论辩“太阳远近”这一现象的时候,一方从视觉出发,用两个比喻“如车盖”、“如盘盂”,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,结合“日初”和“日中”,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;一方从感觉出发,以“如探汤”作比,结合“日初”和“日中”来说,也把理由说清了。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,语言生动形象,颇有说服力,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。
《两小儿辩日》参考译文:
孔子到东方游历,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。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。
一个小孩说:“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,而正午时距离人远。”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,而正午时离人近。
前一个小孩说:“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,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,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?”
另一个小孩说:“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,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,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,远的就觉得凉吗?”
孔子听了,不能判断谁是谁非。两个小孩嘲笑说:“谁说你多智慧呢?”

收起